新笔趣阁 - 经典小说 - 清河海风溶溶月色在线阅读 - 回乡下

回乡下

    

回乡下



    新年伊始,医院的工作节奏暂时放缓。黎之宴按照往年惯例,计划回乡下看望独居的外公。老人今年六十五岁,身子骨还算硬朗,但自从外婆去世后,就显得格外孤独。

    周四晚上,黎之宴值完夜班回到公寓,给周月蓉打了电话。电话接通后,能听见她那边有鼠标点击的声音,似乎还在忙设计稿。

    “月蓉,这周末我要去乡下看望外公。想带你一起去,问问你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电话那头安静了片刻,周月蓉的声音带着些许迟疑:“我们的事……我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和爸妈说。所以这次可能不太方便……”

    黎之宴站在窗前,望着城市夜景:“好,没关系。”

    他简单说了说外公的情况。老人早年当过乡村教师,现在独自住在老宅里,种了点菜,养了几只鸡。外婆走后,外公的记忆力就不太好的,时而清醒时而糊涂。

    “外公以前见过你的照片。”黎之宴补充道,“不过现在可能记不清了。”

    周月蓉在电话那头轻轻“嗯”了一声。

    周五晚上,周月蓉坐在电脑前,看着高铁票务页面。她想起黎之宴描述外公时语气里的牵挂,又想起他说“外公可能记不清了”时那份不易察觉的失落。

    她关掉购票页面,继续修改设计稿,但总觉得心神不宁。深夜十一点,她突然合上电脑,重新打开12306,购买了第二天最早一班去往县城的高铁票。

    周六清晨六点,周月蓉背着双肩包出现在高铁站。她裹着厚厚的羽绒服,围巾遮住了大半张脸。车厢里很空,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,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。

    两个小时后,高铁抵达县城。周月蓉按照黎之宴之前说的路线,找到汽车站,坐上了开往乡镇的大巴。大巴车很旧,座椅的皮革已经开裂,露出里面的海绵。车上大多是当地的老人,带着大包小包的农产品。

    山路颠簸,周月蓉靠着车窗,看着沿途的田野和农舍。一个半小时后,她在终点站下车。这是一个很小的镇子,只有一条主街,几家店铺。

    周月蓉打开手机导航,输入黎之宴曾经提过的地址。沿着乡间小路走了约莫二十分钟,她看见一座白墙黑瓦的老房子。院子里,黎之宴正坐在小板凳上帮着择菜,一位清瘦的老人坐在他身旁的藤椅上。

    周月蓉站在篱笆门外,轻轻敲了敲门框。

    黎之宴抬起头,愣住了。他放下手中的菜,快步走过来打开篱笆门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周月蓉笑了笑:“来看看外公。”

    黎之宴的外公也站起身,好奇地打量着来客。周月蓉走到老人面前,微微躬身:“外公好,我是周月蓉。”

    老人眯着眼睛看了她一会儿,突然笑了:“是小宴的同学吧?我记得你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让周月蓉和黎之宴都怔住了。黎之宴轻声解释:“外公,这是月蓉。”

    “对,月蓉。”外公点点头,招呼周月蓉进屋坐,“小宴常提起你。”

    老宅的堂屋很简朴,八仙桌,长条凳,墙上挂着老式挂钟。周月蓉在桌旁坐下,黎之宴给她倒了杯热茶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找来的?”黎之宴在她身旁坐下,声音很轻。

    “你上次说过地址。”周月蓉捧着茶杯暖手,“高铁转大巴,挺好找的。”

    外公坐在对面,笑呵呵地看着他们:“来了就好,中午在家吃饭。我让小宴去杀只鸡。”

    黎之宴起身去厨房准备午饭,周月蓉想帮忙,被他按回椅子上。

    “你陪外公说说话就好。”

    周月蓉转向老人,发现外公正专注地看着她。老人的眼神清明,带着温和的笑意。

    “小宴这孩子,心里装的事多,但从不爱说。”外公缓缓说道,“他带你来,很好。”

    周月蓉轻轻点头。屋外传来黎之宴在厨房忙碌的声音,院子里偶尔有鸡鸣声传来。这个安静的乡村上午,突然变得格外温暖。

    午饭后,黎之宴带着周月蓉在村里散步。冬日的田野空旷,偶尔可见几片越冬的油菜地。他们沿着田埂慢慢走,脚下的泥土冻得硬实。

    “外公好像记得我。”周月蓉说。

    黎之宴弯腰拾起一块土坷垃,轻轻捏碎:“他时好时坏。今天状态不错。”

    村头有棵老槐树,树下几个老人在晒太阳。看见黎之宴,都笑着打招呼:“小宴带媳妇回来看外公啊?”

    黎之宴只是笑笑,没有否认。周月蓉跟在他身后,听见一个老人低声说:“这姑娘俊,像他外婆年轻时候。”

    傍晚回去时,外公正在厨房烧火。土灶里的火光映在他脸上,明明暗暗。

    “月蓉能住几天?”外公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。

    黎之宴看向周月蓉。她正蹲在灶前学看火,闻言抬头:“住到您嫌我烦为止。”

    外公笑了:“那得住到开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