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旁观者
第24章 旁观者
第24章 旁观者 何周凯的短暂沉默让朱婷婷适时地切换了话题,问了她感兴趣的问题:“周凯,三姨父给了你多少压岁钱?” “给了一百,但被我妈拿走了。”何周凯颇为无奈地说。 “呵呵了,我也一样。本来我还想攒钱买个数码相机,到现在还差一大半呢。” “你要买相机?买哪个牌子的?选了款式吗?” “我同学用着的C牌的,说不错,她买来一千八百多,现在可能便宜了一些。” “我也想买这个牌子的相机。”何周凯说,他想了想,有了主意,“要不咱们一起买,之后轮流用,比如一人用一个月。” “可以啊……” 两人就着相机的事情商量着,很快把袁小海晾在了一边。 袁小海对这个话题完全插不上嘴,别说数码相机他不懂,那个金额的东西就不是他敢想的,他知趣地往边上走了几步。 “婷婷,外面这么冷,你出来做什么?” 袁小海听到声音,下意识地往声源处看过去,看到来人是周叔的四姐,朱婷婷的mama,名叫周敏娴。 被家长撞见自己商议如何花钱买贵重物品,朱婷婷和何周凯都禁了声。 “哦,就进去了。”朱婷婷掩饰着回答。 “周凯,你们进屋里看电视,在外面吹冷风,感冒了怎么办?”周敏娴抬眼看到黑暗里的袁小海,补了句,“小海,你也进屋里,这饭还要吃上一会儿。” 三个人都老实地进了屋。 屋里有大人在,朱婷婷和何周凯的商量便告了段落,转而说起了别的趣事。 袁小海坐在角落里,努力当个没有存在感的人,耳朵却搜集着屋子里的每个声音。 只要不是对他问东问西,他其实很乐意听到这么多充满了生活趣味的交谈,这是他的生活里极少出现的东西,热闹,亲情,父母,团圆…… 他在别人的屋子里感受着这一切,假装他正在拥有。 可散席之后,人也会散,屋子会冷,他会回到他那个更冷清的家,继续着他的孤独和贫瘠。 春意正浓的佳节里,少年不合时宜地伤感着。 屋子里的jiejie们聊的话题大多是与袁小海没关系的八卦,他的注意力实在没能集中到那些事上,只在听到了周雪的名字之后,他的耳朵竖了起来。 “小雪那孩子也是可怜,有了后爹,又有后妈。” “我听俊生的意思,李青青那边没答应回来。” “多劝几次,肯定会回来,她对俊生还是有感情的。” “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对小雪好。” “好不好也只能找她回来,还能再讨个老婆不成?儿子都那么大了……” “俊生这小子也是的,尽干些荒唐事,不让人省心……” “咱爸那个脾气,真不知道他父子俩平时是怎么相处的,妈不在了,还有谁能管得了爸那个火气。” “我这回感觉爸变了点,好说话了,脾气像是小了好多。” “好什么!他要是知道把脾气收起来些,mama也不用事事忍,窝出毛病,不然肯定还能多活二十年!” “哎……” 听到后面,袁小海对自己不符合节日气氛的伤感多了些释然。 因为成年人也一样,表面上看着喜气,实际上心里憋着怨气。 也不奇怪,酸甜苦辣的生活,哪里能因为过着什么节就按下暂停键呢。 有种说法是,幸福是个比较级,那么周雪和他,谁是那个更幸福的? 答案似乎并不难判断。 从所拥有的多寡来看,谁还能比他更不幸呢? 可回想女孩已经达成的短短人生,不过拥有着一片残缺的天空,终究没能拥有圆满的幸福,并且,她接下来的生活将持续着分离,不会再有完整的家。 少年静静地深思着,一会儿又觉得这样去比较太没意思,趁着大人们专注地叙着家常,他偷偷溜到了院子里,安静与独处才是他最自在的状态。 袁小海家里是有几个客人的,他的二姑会在年节里来看望母亲。 二姑袁秋萍在自家大哥结婚之前就出嫁了,和那位不幸的大嫂只有次数不多的来往,事情发生时她已经为人母,对袁小海这位遗孤不仅有怜惜,也有愧疚,所以每回见面都尽可能地展露自己慈爱的一面。 如果有个人在袁小海心里最接近母亲的形象,那一定就是二姑。温和的态度,细致的考虑,大度的包容,袁小海觉得有这些就够达成好mama的条件了。 不过二姑也有自己的孩子,袁小海当然不可能真当二姑是自己的mama。 二姑的儿子,袁小海的表哥贺文旭,曾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他羡慕的人。 “小海,过来试试新衣服。”袁秋萍喜眉笑眼地招呼着袁小海上前,她手里拿着两套新衣服。 袁小海心里其实按捺不住欣喜,只是脸上没有表露出来,他乖乖地配合着二姑的安排,走上前任由二姑将衣服贴在他身上比划。 “真的长高了好多。还好衣服是按文旭的身材买的,听你奶奶说你已经和他差不多高了,就是瘦一些,应该是合适的。快试试吧。” “嗯,谢谢二姑。”袁小海接过衣服,顺从地试穿着。 往年二姑也会给袁小海买新衣服新鞋袜,在他很小的时候会温柔地耐心地帮他换上,再夸他穿上新衣服又帅气了可爱了之类的。袁小海每次都很享受这种亲昵,直到他越长越大,有了男孩子的羞涩,便不再任由二姑帮他穿衣服。 “转过来看看。”袁秋萍笑眯眯地看着袁小海,上下打量着,“果然不错。人靠衣装,小海打扮一下又帅了。” 袁小海被说得有些害羞,腼腆地笑着,没能回应。 奶奶在一旁满脸笑容,连声夸赞:“我们小海本来就长得一表人才,穿什么都帅,穿了新衣服当然更帅。年前没买上新衣服,这下补上了。” “都上中学了,是大男孩了,当然要穿得像样些,别让班里女同学笑话。”袁秋萍笑着开玩笑说,“就是鞋子我拿不准尺码,小海,我拿钱给你自己去店里挑,鞋子总得试穿过才知道合适不合适。” “不用了,二姑。”袁小海习惯性地推拒着。 “跟二姑客气什么。”袁秋萍说着从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个红包,塞进了袁小海手里,满脸慈爱地说,“拿着。小孩子从头到脚都要穿新的才是真正进入了新年。” 袁秋萍不像有些长辈,把自家孩子不穿的旧衣服送给穷亲戚的小孩,她儿子比袁小海大两岁,小孩子长得快,很多衣服到穿不下的时候,看着还半新,可她从来没有拿旧衣服打发袁小海,一直都是给人买新的。 也是因为这一点,袁小海觉得二姑是真心对自己好。 “谢谢二姑。”袁小海觉得如果像一些大人那样客套个七八回,也太假模假样了,二姑的好意他不想辜负,诚心地道了谢,就把红包收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