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经典小说 - 這個將軍有點忙在线阅读 - 第二十九 梅妃(一)

第二十九 梅妃(一)

    

第二十九 梅妃(一)



    梅妃惡狠狠地盯著蕭凜,眼角卻是流下淚水。

    她的眼睛似是看著他,卻又不是,是那段讓她痛苦的回憶。

    二十八年前

    帝都西側「承文館」,這是大昱王朝最負盛名的書院,皇家直屬,唯有勳貴子弟與皇子皇孫方得入學。

    當時還是太子的蕭迅,與太傅之女喬子青及雙生兄長喬子淵,以及鎮北大將軍之女紀常寧,同為同窗。

    三人自幼便與蕭迅有交情,喬子青與紀常寧如同姊妹一般親近。

    四人在承文館讀書期間,彼此之間生出了不同的情感。喬子青日漸愛慕蕭迅,既是因太子尊貴的身分,更是因蕭迅言辭瀟灑,胸懷大志;而紀常寧心底卻是另一番情狀——她早在十六歲時的君子六藝賽後,就對風度翩翩的喬子淵情根深重。

    六藝賽上,蕭迅奪魁,喬子淵緊隨其後。紀常寧目光追隨那位自幼相識的翩翩公子,見他執筆如飛、舉止謙謙,不由暗暗心動。這一動情,從此難以自拔。

    然而太子蕭迅心中之人,卻不是對他情根深種的喬子青。

    蕭迅在書院三年裡屢屢向紀常寧示好,贈詩、遞花、陪讀,無不熱切。但紀常寧始終疏淡,縱有笑語,卻藏不住眼底對喬子淵的偏愛。

    充滿自信的蕭迅全然不知紀常寧的心思,對她只是更加寵溺。

    喬子青將一切看在眼裡,心中酸楚,漸漸的對紀常寧心懷芥蒂。她自小便喜歡追著蕭迅跑,他不只是疼愛他的哥哥,少年的他更生得器宇軒昂。

    然而,長大後蕭迅的目光,總落在紀常寧身上。

    她自己都不知道,妒火已在她心中暗暗燃起。

    離開書院後,喬子淵高中翰林學士,才名遠播。皇帝也一道聖旨,將喬子青指婚為太子妃。

    紀常寧唯一兄長紀長河因父親為鎮北大將軍,常年隨父征戰,縱使過了成親的年紀,仍未有婚配。本來喬子青是要許給他的。

    喬子青從太傅之女,變成了準太子妃,自此,喬子青仗著將為太子妃的身份,對紀常寧百般苛責,從言語挖苦,到宴會中刻意羞辱,無所不用其極。

    一次宮中舉辦春茶宴,喬子青故意將熱茶潑翻在紀常寧衣襟,濕透的衣襟露出肚兜刺繡,惹來旁人竊笑;一次騎射,她暗中在馬蹬下藏針,險些害得紀常寧墜馬。

    紀常寧雖心知肚明,卻從不爭辯。她向來冷傲,寧可默默承受,也不屑與人爭鋒。得知真相的喬子淵卻再也忍不下去。一次家宴,見meimei又當眾羞辱紀常寧,他怒不可遏,當眾給了喬子青一巴掌。

    自此,兄妹情決裂,喬子青更恨極了紀常寧。

    不久,西北蠻夷來犯,太子蕭迅奉命領一萬精兵親征,紀長河為副帥,而鎮北大將軍紀無風隨行,隨時協助初臨戰場的蕭迅。

    蠻夷擅長沙漠戰,在死亡山谷戰事激烈,初上戰場的蕭迅求好心切,不慎墜入敵方陷阱,與紀長河一同被擒。

    蠻夷頭子知道抓了兩個了不得的人物,他關了大昱太子,押了宿敵紀長河為「兩腳羊」。當夜蠻夷頭子拿紀長河這隻「兩腳羊」犒賞整個部族,起初蕭迅不知那是什麼意思,直到他親眼看見紀長河被活生生的肢解投入油鍋中、湯鍋中………他吐了……..混著他口中咬破舌頭的鮮血…..整夜他在牢籠中無力的嘶吼……

    深夜,紀無風率百人小隊奇襲敵營,為救下受傷的蕭迅以身擋箭,力戰至身中數矢,血流不止。

    臨終前,他抓住太子之手,語氣堅定的說:   「殿下,臣死無憾,唯有一請……請殿下許諾,護小女常寧一生周全,不使她受人欺凌。」

    蕭迅紅著眼,手握著紀無風滿是鮮血的手鄭重應下:「將軍放心,本宮必護她一世安穩。」

    蕭迅怒不可赦,帶領餘下精銳直衝敵方主帳,砍下首領首級,令手下將他碎屍萬斷。

    後援而至的九千人踏平蠻夷佔領的風沙堡,之後,再無西北蠻夷岩狼部。

    西淮郡,鎮北將軍府。

    秋風蕭瑟,庭院梧桐葉落,滿地淒涼。紀常寧自清晨起便坐立不安,隱約聽聞邊關戰事凶險,心頭如壓巨石。忽見府門急促開啟,數名軍士披甲而入,甲上仍染未乾血漬,面色沉痛。

    領頭副將跪地,聲音顫抖道:「啟稟小姐……將軍和少將軍……他……他們??」

    紀常寧猛然一顫,手中茶盞滑落,瓷器破碎,聲聲刺耳。她踉蹌上前,雙手緊揪副將肩頭,聲音嘶啞:「我父親和哥哥他……怎麼了?!」

    副將低頭,淚如雨下:「將軍為救太子,身中數箭……戰死。殿下……太子殿下已將他們的棺木運回,不日抵達西淮郡。」

    「戰死……?」

    紀常寧只覺耳畔轟鳴,天地翻轉,腳下一軟,整個人直直跌坐在青石板上。她睜大眼,卻已泣不出聲,只剩喉間低低顫抖。

    屋內的嬤嬤、侍女們紛紛跪地哭泣。

    紀常寧雙手緊抓著地面,指節發白,低語斷續:

    「父親……你明明答應過,要陪我見我成親……怎麼……怎麼就這樣走了……」

    她哽咽間,忽覺心口抽痛,淚水終如決堤而下。

    蕭迅帶著兩個消息回京——

    其一,紀無風戰死;其二,紀常寧將以唯一側妃之名,入東宮。

    西北戰事既平,太子蕭迅披甲凱旋,帝都萬民夾道迎駕。京城鼓樂喧天,將士們押解俘虜、載滿戰利品而歸。百姓高呼「太子英勇」,滿城歡騰。

    然而在鎮北將軍府,卻是一片白幡飄揚,哭聲綿延。紀常寧身著素衣,扶靈未盡,臉色憔悴。當蕭迅步入府門,喜慶與哀傷在同一空間交錯,令人心生錯愕。

    紀常寧見他,眼神中閃過恨意與控訴。她垂首跪地,冷聲啟唇:   「殿下凱旋,天下皆賀,恕常寧無法恭賀殿下….」

    蕭迅沉默片刻,走上前,伸手欲扶,卻被紀常寧一把甩開。她的手指冰冷,帶著顫抖。

    「常寧……」蕭迅低聲道,語氣竟帶一絲真切的愧疚,「孤對不起你,對不起將軍。但他臨終前,將你托付於孤。孤答應他,這一生必護你周全。」

    紀常寧猛地抬頭,淚眼通紅:「護我周全?我父戰死沙場,哥哥…..哥哥他….他們屍骨未寒,你卻要我……做你的側妃?」她的聲音如刀,字字錐心。

    蕭迅目光一沉,語氣卻更堅決:「是。孤立誓,不納旁人,唯你一位側妃。常寧,將軍和紀大哥以命換來孤的承諾,你不能讓他們失望。」

    紀常寧心口猶如撕裂,眼淚終於決堤。她聲音嘶啞,顫抖地問:「若我拒絕呢?」

    蕭迅眼底閃過一抹狠戾,卻極快掩去,低沉回應:「你不能拒。因為這不僅是你父親臨終前的遺命,也是孤的心願。孤已向父王請旨,父王也已恩准,這幾日聖旨就會下來。」

    他頓了頓,步步逼近,語聲壓低:「常寧……孤愛你,自書院起,便只見你一人。」

    紀常寧滿心悲痛,卻只能緊咬唇瓣,任眼淚墜落。她明白,父親的死、蕭迅的誓言、這場婚姻,已如一張無形的網,將她牢牢困住。

    送走蕭迅後,紀常寧立於靈堂之外,望著滿天白幡,心中恍惚。

    父兄的犧牲,換來了她一生的囚籠。蕭迅的承諾,披著「護佑」的外衣,卻是她永不能掙脫的鎖鏈。

    她抬手撫著父親的靈柩,淚如血滴:

    「父親……您讓他護我,卻不知,這份庇護會讓我生不如死。女兒心中,只有喬子淵一人啊!」

    夜風呼嘯,燭火搖曳,映出她孤絕的身影。自此,紀常寧的人生,徹底墜入無法回頭的深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