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:修真界的小黄书龙阳篇《乾阳互济录》(上)
番外:修真界的小黄书龙阳篇——《乾阳互济录》(上)
传说是某位走火入魔的男修晚年所绘,自称是“悟道之作”,还刻意送到坊间换取灵石。 后来坊市流传的《乾阳互济录》有删节本(只留rou戏图)和“全注解”本(附带采补术的虚构法门),不同版本在图细节上还会有“流派”差别。 有的门派视它为yin秽邪书,会没收销毁;有的魔修宗门反而当成教材收徒入门必读。 有传闻某些修士会用书中画法暗示或试探同门的取向,甚至在某些暗市,拿这本书当做“邀约信物”。 ---- 序文 余幼入玄门,穷研天人交感之道,观阴阳交泰,知天地妙机莫过合而为一。然世人多执一隅,拘泥于“阴生阳、阳济阴”之常法,不知两阳亦可互济,若得其窍,反可逆转地府阴门,直通玄关。 是以采录古籍秘传,绘此《乾阳互济录》,以明双阳合鼎之妙。观者须以诚心悟之,不可徒作yin邪之想,若执于yin,则气散如烟;若以道心持之,则神凝如珠。 此诀妙处,不在形骸,而在神意。双阳共修,如两柄神兵交击,火花所生,能炼百窍,开百脉,得天道一线之通途。 然是术虽玄妙,非资质殊常者不可试,非心志坚定者不可成。 苟得其真,便是大道一门;不得其真,不过一场凡尘幻梦耳。 ——丹霞山人 记 ---- 第一页·“双阳入鼎式“ 此书开头便画风大胆,笔墨浓重,一行楷字题头: “男纳男阳,天道通玄。两阳不拒,逆开地府之门。” 图上画着一名年约弱冠的俊秀男修,长发披散,身着白衣被剥至腰间,正趴伏在一张布满符纹的蒲团上,腰臀抬起,玉股圆润。身后两名壮硕道士,一左一右跪伏,双手分握他臀,一人用指扒开xue口,一人手执roubang,正缓缓捅入那紧窄幽处。 三人皆赤身露体,浓眉黑发,肌rou绷紧。一张符纸贴在俊秀男修小腹,写着“镇欲”,但rouxue已被cao得翻出红rou,整张符被yin水浸透,紧贴腹下,字迹早模糊不清。白濁沿着阴缝滴落在蒲团之上,湿痕一圈圈荡开。 旁注写着:“三阳开泰,合鼎通神。以一身纳双阳,气脉自通,百窍皆开。” 画面右下角描出那俊秀男修小像,面色潮红,舌头伸出,眼角泪痕未干,屁股却越抬越高,似是已被捅至深处、快感止不住地涌上来。 一行细字讽刺得直白入骨: “此诀有损元阳,不宜强练。唯资质聪颖、臀窍紧致者可试。” --- 第二页·“龙吞双珠式” 题注楷字:“口为天门,双阳同纳,气息往复,阴火自化玄阳。” 画面上,一个面庞稚嫩如玉、唇色微红的娃娃脸少年仰卧在青石榻上。双腿被朱红绸缎高高吊起,脚踝锁在榻顶铜环中,膝弯泛着紧绷的浅红。 左右两名肩背宽厚的魁梧道人分立两侧,将各自怒胀guntang的阳具硬塞入他微张的唇间,粗大到几乎填满整个口腔,挤得那双柔软的唇瓣外翻。唇角被逼出细细的白沫,顺着下颌滑落,沾湿颈窝。少年的眼珠因缺氧而微微上翻,喉结在rou柱的顶撞下起伏不定。画工甚至细描了颈侧鼓起的青筋。 在画面的下半部,少年的腰腹被朱红绸缎与细麻绳交错缠绕。绸结正好压在下腹与耻骨交界处,令下身挺立得笔直。那根尚带稚气的性器因血脉涌动而涨得发紫,顶端渗出晶亮的透明液珠,顺着柱身蜿蜒滑下,滴落在紧绷的小腹上,又被绸缎吸去一部分,留下一圈深色湿痕。 双腿被吊起的角度使得yinnang高高收缩,圆鼓而紧绷,在画中微微颤动。画工不惜笔墨,将yinnang的细褶与柱身的脉络以细笔勾出,细致到仿佛怕观者看不真切。 榻下置一只铜盆,盆底已积了一汪混着口涎与精浆的乳白液,表面泛着温热的光泽,偶有一滴沿着少年下颌滴入盆中,荡起细小涟漪。 画轴一角还添了一个局部放大,标示绸缎与细麻的交扣处,嵌着一枚刻有符纹的铜扣,并注释:“束阳锁精,以免气散。” 小字冷嘲:“此式尤伤咽喉,易致气闭,宜备金疮药一匣,以防撕裂。” --- 第三页·“一脉贯通图” 题注楷字:“一入双出,前后通连,气息合一,元阳循环,真火可借此温养丹田。” 画面中是一名古铜色肌rou男修,肩宽腰窄,胸肌如石,腹肌分明到每一道沟壑都打着阴影。他背朝观者,双膝分开跪伏在一张铺满符纹的兽皮上,双臂被金属锁链高高拉向前方,固定在兽皮尽头的青铜环中。 一名高大道人半跪在他身后,双手紧扣那结实的腰部,将怒胀的性器贯入紧致的后xue。入得极深,xue口被撑得微微外翻,沿着股沟淌下乳白jingye,滴在兽皮的符纹之中。 正对着他的是另一名赤裸上身的修士,双手捧着炉鼎的脸,将自己的阳具送入他张开的口中。 男修的脸被画得极为细致,他眉骨高耸,额角沁汗,眼尾泛红。唇角被硬物撑开,带着些许透明的涎丝,沿着下颌滑落。画师在他颧骨与下巴的线条上添了微妙的阴影,使他看起来既在咬牙支撑,又被某种深处的快意折磨。 最引人注目的是画师特意描出的那一抹腹部弧线。在两根阳具前后贯穿的同时,他的小腹明显鼓起,鼓胀的形状顺着肌rou的纹理向前推起一片弧面,仿佛能看见贯入的轮廓。旁边以细楷标注“阳气循行之路”,将其描绘成修炼过程中的经脉示意。 画面下方,画工细致刻画了被银环锁住的肌rou男修性器。即便在前后受辱的境地,阳具仍半勃垂挂,根部缠着刻有符纹的锁阳环。兽皮上的符纹被yin液与汗水晕开,湿痕延伸至膝盖与脚背,使古铜色的皮肤泛着湿亮的光泽。 小字冷嘲:“修炼未满三十年者慎试,易走火入魔,化为yin鬼。” --- 第四页·“兽形缚交式” 题注楷字:“人兽同脉,精气互融,逆转天机。” 画面中是一名半妖修士,身形修长,皮肤泛着淡淡冷光,鬓间露出一对覆着细绒的兽耳,尾骨处垂着一条蓬松的长尾。眼瞳呈竖立状,色泽如夜色中映着烛火。 他被压在一张雕着兽纹的铜榻上,双臂向后反绑,手腕套着鎏金兽爪形镣具。长尾被人抓住高高扯起,用以固定腰臀,使后xue完全暴露。 一名赤裸上身的道人跪伏其后,将粗大的阳具贯入紧致的xue口。因为角度极深,画面上半妖的小腹鼓起成明显的弧线,旁边细楷标注“兽脊传脉,阳气循行”。xue口被撑得微微外翻,沿着股间淌下的乳白液顺着尾根流下,沾湿了那一抹兽毛。 前方还有一名修士,揪住半妖的下颌,迫使他抬头吞下另一根怒胀的性器。兽耳在颤抖间向后压伏,眼角泪痕与唇角涎丝交织成极致屈辱的姿态。 画工特意描出了尾巴根部与后xue之间被jingye沾湿的毛发,以及被镣具勒出的手腕红痕。榻下的兽纹铜面上,从后xue流出来yin液正沿着纹路汇聚成细细的水线。 旁注一本正经:“兽血含灵,筋骨柔韧,最宜受双阳之气。前后贯通,脊尾相引,可大通百脉。” 小字带讽:“此式易使兽性失控,若未封心窍,则化形不稳。” --- 第五页·“倒悬锁龙式” 题注楷字:“逆悬逆冲,真火归元。” 只见上一页中那名肩生短鬃、耳尖微竖的半兽修士,已自梁柱暗处攀下,金褐色的兽瞳在昏光里泛着猎兽的幽光。长发被粗麻绳束在颈后,胸腹覆着浅色毛纹,腰间的兽尾不急不缓地摆动,像是在丈量猎物的呼吸。 梁中一位清冷如雪的青年倒悬其间。双足被粗麻绳牢缚,反绑的双臂贴在背后,长发垂落至地,发梢浸在已积成小洼的精水与汗液中。腰腹被朱红锁龙绳紧勒,绳结卡在会阴与小腹之间,将阳具与yinnang一并束起,鼓胀得紫红。 倒悬之势使根部血脉暴起,透明的液珠沿腹肌缓缓滑落,在重力牵引下滴在冰冷的地面。 他背后,一名魁梧修士仰身贯入,阳具直冲丹田方向,令青年小腹隆起如弓。xue口被挤压得湿亮翻出,乳白液体沿臀沟被重力拉成细丝,落在一旁的剑鞘上。 青年面容被刻得极仔细:眉心轻蹙,唇瓣因咬紧而泛白,眼尾却被涌上的血色染红。平日如寒潭般的眼神,此刻氤氲雾气,仿佛在痛与快之间无处落脚。 旁注端正:“倒悬令血气归心,阳火逆冲,尤宜剑修炼内劲。” 细字毫不掩饰:“姿势美观,惟久吊则伤腰脊,宜有人替换。”” -- 第六页·“鼎中全景图” 这是整本最夸张的一页,被称为“合鼎全景”。 画面中央,蒲团上盘膝而坐的是一位女相男修。他青丝垂落到腰,面容细致柔美,眉峰纤长,睫羽微垂,唇色带着天生的浅粉。他腰背纤细,肩颈雪白,锁骨间的肌肤泛着细汗,乍看宛如娴静的女弟子,然而小腹以下却勃起着货真价实的男修阳具,坚挺地抵在腹前,根部湿痕闪着光。 左右各有修士分坐他大腿两侧,互相缠扣,手掌扶其臀,指舌并用,xue口与指节交替出入。前方一人跨坐其腰,后xue紧含女相男修的rou根,腰胯起伏不止。后方一名魁梧修士扣住他双肩,自背脊贯入,将他整个人带得在阵心轻颤。 四体交错,xue口、阳具、手指、舌尖彼此连缀,宛如一座滚热的rou阵。 画师在他们身下绘满复杂符纹。局部特写中,蒲团与地面上的纹线密密交错,中央鼎眼位置正卡在女相男修的后xue,符光细若丝线,从xue口缘边渗入,沿着rou壁一圈一圈锁住,光纹在皮下流转时带动xuerou收缩,像是被无形的指尖持续扣压。rou壁上细微的褶皱被光泽勾勒得清清楚楚,连贯入时的绷紧与抽出时的松开都被刻画下来。 旁注像是在讲阵图:“此为诸阳鼎合之极境,四脉同通,气走周天,内外合一。” 而细字则毫不掩饰:“常有修士中途昏厥,然神智复苏后多求再试。” --